隨著“雙碳”目標進入第二年的規劃實施,光伏電站發展的快車道已然提速,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今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裝機達30.88GW,同比增長137%,水規總院預期全年新增達100GW。需求固然是可觀的,但產業鏈漲價亦是當下整個光伏行業正在艱難跨越的鴻溝。組件作為光伏電站投資成本中占比最高的環節,正成為項目落地的關鍵。
投資成本“躥”升
半年時間內,硅料從23萬噸/噸上漲至30萬元/噸,漲幅超30%,成功引領光伏組件產業鏈各環節“水漲船高”。另一方面,以央企為主的投資企業背負著“雙碳”壓力,在土地、儲能、產業配套與組件漲價的重重考驗下“負重前行”。
縱觀今年上半年組件價格變化,一季度央企定標價仍在1.85元/瓦左右,而二季度末的定標價已經全線突破1.95元/瓦,個別較高者已經達到2元/瓦,組件漲價達0.1元/瓦以上。根據申港證券研究顯示,組件價格每上漲0.1元/瓦,IRR將降低0.3個百分點,盡管數據變化微小,但卻是項目能否落地的“生命線”。組件漲價正成為蒙在“雙碳”階段性目標上的一層陰影,也是目前大型地面電站甚至是分布式光伏項目推進進度的最大阻礙。
此外,投資商在面臨組件價格上漲的同時,土地成本上漲、產業配套要求乃至配儲能比例提高等非技術成本也增加,一系列成本的堆高仍使得項目收益率頻頻觸及“底線”,再疊加自開年以來督查組對央企新能源投資的嚴格審查,降本增效顯得愈發迫切。而整個系統中,成本占比最高、最關鍵的核心因素就是組件選型是否恰當。
價格首當其沖,高價值組件成關鍵
在當下的應用環境中,“目前投資企業著重考慮的就是如何降本,尺寸、技術路線、大小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采購價格能否滿足項目收益率以及組件企業供貨是否及時是當下對于電站投資來說,是最為重要的選型標準”,某投資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光伏們。
事實上,面對此起彼伏的成本上漲,產業鏈各環節也在不斷的探索降本的方向,硅片的薄片化速度加快、電池向N型升級、組件大尺寸化……等。從組件端來看,自去年以來,大尺寸毫無疑問的正成為市場主流,182與210齊頭并進啟動替代小尺寸的市場進程。對于業主來說,在把控風險的前提下,大尺寸在收益率測算中無疑更具優勢。
以天合光能210版型的600W+組件為例,典型條件下,每串可安裝33塊組件,對比585W組件可減少支架用量15%、支架基礎用量17%及35%匯流箱數量,同時可節約11%線纜用量和7%的施工成本,進而降低BOS成本約0.1元/瓦。在國內外10余家權威測算機構的研究對比匯總,Vertex 670W+跟蹤支架或固定支架系統可節省BOS成本分別為1.3%~3.6%及1.67%~6%,對應度電成本(LCOE)降低1.9-4.1%,這在當下“錙銖必較”的光伏電站投資測算中價值凸顯。
此外,在整體成本上漲的趨勢下,光伏電站的設計與選型更需要“精細化”與“定制化”。一方面,目前從P型到N型,光伏產業技術升級正持續推進中,但對于投資企業來說,“我們在進行設備選型時,關注的并不僅僅是組件一個環節,更多的是考慮系統成本。從系統端來看,N型組件還需要持續降本,才能更有性價比”;
另一方面,光伏電站的應用環境愈發復雜,不同環境下對于產品設備的要求不盡相同,系統解決方案正呈現定制化的趨勢。為了提供最優解決方案,針對每個項目不同的場景、地形、面積、光照等,天合光能會通過精細化的系統設計,就支架的選型以及橫裝、豎裝安裝方式的配合,進行最合理的組件選型、線徑選型,最終實現支架、電氣線纜以及人工成本三部分降本的目標——這也是600W+超高功率組件系統端降本基礎邏輯。
不僅如此,210版型的600W+至尊組件在發電量上更是優勢顯著。根據權威第三方機構TUV及光伏質檢中心的實證數據顯示,210版型的600W+高功率組件在高、中、低緯度均高于參考組件,單瓦發電增益在1.51%~2.5%,在輻照強度<1000W/㎡占比較高的地區優勢更加明顯,高價值組件也為項目落地提供了堅強的支撐。
產能供應成關注核心
除了高效帶來的收益率提升之外,投資企業設備選型也要格外注意產能供應。在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下,國內外光伏市場需求火爆,俄烏戰爭導致歐洲對于光伏產品的需求爆發,也間接推高了國內光伏產業鏈的價格水平。
由于海外能接受的組件價格遠高于國內項目,對于投資企業來說,選擇與國外市場差異化的以及產能供應穩定的產品更為穩妥。
另一方面,盡管當下光伏已全面平價,推遲并網無補貼困擾,但絕大部分省市在面對非水消納的考核下仍限定了光伏項目并網日期,投資商逾期并網將面臨無法持續開發省內新能源項目的懲罰。據天合光能產品戰略與市場部負責人張映斌博士介紹,210的硅片產能超300GW,電池、組件都超過250GW+,整個產業鏈基本上實現了超百GW的配套,可以說210產業鏈生態構建已經基本完成了。
“雙碳”推進疊加產業鏈漲價,投資商對降本增效的需求顯得愈發迫切,進而也加快推動了大尺寸組件的應用與新一輪技術的更迭速度。600W+高功率組件同時滿足高功率、高效率 、高可靠性及高發電量四大核心要素,為光伏發電度電成本下降打開嶄新的通道。光伏組件功率的跳躍式增長加速了光伏行業從微補貼到全面平價的進程,而當下從P型到N型的技術更新則開啟了下一輪的降本增效主路徑。
“獨行者速,眾行者遠”,在天合光能看來,我國光伏已經走到了新競合時代,必須生態聯合、優勢互補、攜手共進,才能推動整個行業再進一步,最終走到主力能源的位置。平價光伏、低度電成本已成為市場必然的趨勢,可以給客戶帶來價值的解決方案都值得鼓勵與支持,210、600W+以及N型技術是一個平臺技術的升級,不僅僅是單一技術。而這將充分激活新技術及供應鏈各環節最大優勢,為最大化挖掘價值打下基礎,將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推動度電成本持續下降,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標實現。